为您量身定制系统解决方案
蒸柜设备,工作台,货柜货架,厨房用车,厨房净化设备,制冷保鲜设备

产品中心

整体厨房设备解决方案
厨房设备实力生产厂家
专注各种厨具加工定制

更多厨房设备信息请致电

021-69177889
13761497222
13761497222

常规灶具系列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产品中心 > 常规灶具系列

中国最神秘的四合院吃喝拉撒睡都在地下

发布时间: 2024-12-04 06:00:04 发布人: 常规灶具系列

产品概述

  朱家地坑院,坐落于河南省三门峡市西王村。这里位于河南省、山西省和陕西省的交界处,海拔1000多米,是秦岭山脉的一部分。

  上午,我们和屋主朱十七约在朱家地坑院旁见面,她带我们先到村里逛逛。初秋时节,村里的苹果树、野柿子树结满了果,村民们在屋旁晒着玉米。

  过去,西王村家家户户都住在地坑院。这种被称为“地下四合院”的中国传统民居,主要分布在甘肃省、陕西省和河南省三门峡市,至今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。据统计,河南三门峡如今仍有上百座地下村落,接近万座地坑院。

  地坑院的建造和普通楼房相比并不复杂:先向下挖一个深六七米,长宽十来米的深坑,以坑为院,再向坑的四壁挖10-14个圆拱形窑洞,作为客厅、卧室、厨房、厕所、畜圈等等,其中一个窑洞凿成斜坡与地面相连,作为入口。

  一是节省人力物力成本。“那个年代农村家庭孩子比较多,生活条件比较差,老一辈人没有多余的钱财、能力去给这么多孩子准备住处。而修建地坑院几乎是不要消耗费用的,农闲之时,一年半载就能完成。”十七告诉我们。

  二是地坑院冬暖夏凉。三门峡四季分明,夏天接近40度,冬天最低能达到零下十几度,降雪量大。“而地坑院里面一年四季都在20-25度,夏天不用开空调,冬天不用开任何取暖设施。”

  十七在社会化媒体上发了很多地坑院的视频,收到最多的问题是,下雨会不会被淹?这样的顾虑,古人早已考虑到。“三门峡属于半干旱气候,很少下雨,年降水量只有500毫米左右。即使下雨了,每个院子的中间都有一个大水槽,雨水流到水槽里,慢慢渗透到地底下。4000多年来我们都是这样去排水的。”

  十七是90后,在地坑院出生长大。她家的地坑院有一两百年的历史,传承了几代人。儿时,院子里住了5户人家,她和父母、大伯一家、五叔一家、还有两个邻居,大约20来口人,一家两口窑洞。

  在她的记忆中,儿时的一切都是围绕着地坑院发生的。“在很多人看来,地坑院非常奇特、珍贵,但对于村民来说,它就是我们的家。”

  日常生活、婚丧嫁娶、歌舞表演都在地坑院里进行。她最怀念的,是过年过节的热闹场景。院子里几家人互相帮衬着,一起贴窗花、蒸馍、炸年货、吃团圆饭。

  大约20年前,村民们开始逐渐搬离地坑院。有人去了县城,有人在平地上盖起了普通的楼房,有人“退宅还田”,也就是把宅基地填平,种苹果、玉米等经济作物。十七也是在当时搬出去的,此后,她家的地坑院空置了十几年。

  没人维护的地坑院,开始倒塌、长满杂草。尤其是2021年河南遭受了百年难遇的特大水灾,绵绵不断的雨水连下了快两个月。“地坑院虽然不怕被淹,但怕淋阴雨,渗透时间长的话,就会从里边往外边塌。”

  早在80年代,当地就不再允许建造新的地坑院了。“因此地坑院是不可能复制的,如果不去保护它,可能就慢慢消失了。”

  西王村原本有108座地坑院,但现在住人的只有不到十座。2020年的冬天,十七从县城回到村里,搬进了另一座地坑院。她在村中遇到了一位80多岁的老爷爷。“他惋惜地告诉我,现在村里边都没人了,年轻人都搬走了。”也是在那一刻,十七下了决心,要用自己的力量拯救地坑院,拯救家乡。

  中国台湾出生、美国长大的建筑师林君翰,是香港大学建筑学院的教授。他从近20年前起就开始关注中国农村建筑,几乎到过中国每一个省份,做过超过20个改造项目:广东琴模村学校的操场看台、湖南湘西昂洞村的卫生院、云南双河村的社区中心……

  几年前,香港大学的明德基金会联系到他,想要资助他进行一处传统建筑的改造。他提议了地坑院,早在读大学时,他就在一本名为《没有建筑师的建筑》的书中读到了这种中国独有的建筑。

  五六年前,他开始做地坑院的调研。他还记得第一次亲眼见到地坑院的欣喜:“我在地上走,突然看到了一棵树的树冠,我想,这是啥东西,走近才发现,底下有一个院子。”

  在去了50多次三门峡后,林君翰联系到了十七。“她非常特殊,是村里少有的还住在地坑院中的年轻人。她家也是村中保护得最好的地坑院之一。”十七答应了提议,并提出要求:希望把自家地坑院改造成村民的公共活动场所。

  建筑改造耗时一年多,花费超过一百万。其中,林君翰主要做的是地坑院主体的改造。

  一个是将传统的先挖坑,再在坑壁挖窑洞的方式,改为了先挖坑,再在坑中用砖砌窑洞。这种方式能防止落土,保持窑洞内的卫生与安全。

  砌窑洞的红砖,是用当地粘土做的。在林君翰看来,使用当地材料很重要:“当今最不环保的行业之一就是建筑。很多人装修房子,先选择要什么窗户、什么结构,然后从各个产地运过来,在我看来这不是设计。中国传统建筑的特殊性在于,它们只用附近有的材料,这样才可以形成当地的特殊文化。”

  朱家地坑院共有12个窑洞,每个窑洞原本是独立存在的。林君翰选择将西边相连的三间打通,形成更宽敞的半开放大厅。这里可以容纳上百人,未来,村民可以在这里开会、聚餐。

  为了解决传统地坑院通风差、阴暗、潮湿的问题,林君翰在每个窑洞上开了不一样的形状的天窗。“有一个天窗下面是圆的,上面是方的,就像中国古代的钱币。”

  但考虑到风水问题,十七提出了异议:“地坑院每一个窑洞的位置都不是随随便便定的。主窑的位置根据主人的生辰八字来定。我家的院子以北为主窑,那卫生间就在西南角,入口在东北角。”

  花园设计图纸:窑洞中挖出的粘土,被用作种花的土,蓄水池的雨水可拿来浇花

  来自罗马尼亚的建筑师Lidia Ratoi,和清华大学徐卫国教授的团队合作,在地坑院的中央建造了一座3D打印的阶梯式花园。

  “这些台阶有不同的作用,它们能是花盆,可以是坐席,也可以是村民举办活动时的舞台。”Lidia向我们介绍她的设计。地坑院改造完工那一天,十七邀请来了母亲和母亲的朋友们,在花园中央进行了一场锣鼓表演。

  Lidia还特意在台阶上建造了三个灶台,灵感来源于当地独有的“穿山灶”。“这种灶台是一长排的,通常有5口、7口或者9口。底下连通,只需要在一个灶口点柴烧火,整个灶台所有锅都可以做饭。红白喜事做大锅菜的时候,效率很高。”

  来自比利时的建筑师Olivier Ottevaere,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。他在地坑院上方盖上了一张“大网屋顶”。“我想在创造一种封闭感的同时,保持它的开放性。网也有遮阳的作用,在下面生活会更舒适。”

  “我想做的不是revolution(革命),而是evolution(进化)。很多建筑师,他们想要的是全新的东西,但我觉得我们大家可以慢慢地去改变。”

  “通过我的改造,我希望表达的是,所有的地坑院、传统建筑能改变,改造的方法可能不同,但都可以进步。”

  林君翰小时候住在农村,父亲是农民。他非常怀念在大自然中的生活。“不用手机,不上网,很自由。”

  八岁时,他跟着父母去到美国。最初他在耶鲁读医学、在医院工作,一直对建筑不怎么感兴趣。直到快毕业时,一位同学带他去上了一节建筑课,他深受触动。他意识到,建筑其实不止是空间材料,也可以是生活的延续。

  2006年起,林君翰一直扎根中国。他先做了一些城市里的项目,后来兴趣渐渐转移到了农村。“我觉得农民建房子,有时候并不漂亮,甚至有点奇怪。但后来越研究,越发现他们很聪明、很有创意、很多元,我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。”

  比如,林君翰发现,在高海拔的香格里拉,们会用玻璃与钢结构建房顶,这样既可以将冷空气阻挡在外,又可以引入阳光,解决了室内的保温问题。

  在他看来,传统建筑仅仅是保护还不够。“一定要改造它,让它活起来,建筑表达的是生活。”

  “如果我们要保护文化,也可以用建筑改造反过来去思考我们的生活。把历史连起来,越来越进步。”

  2017年,他为受到地震和泥石流灾害的四川金台村做改造。金台村处于旅游线栋住宅除了每家每户有个屋顶农场,一楼的门前还有个半开放的空间可拿来开小商店。

  2020年的福建土楼项目,他在一栋土楼里装上了“大喇叭”一般的木楼梯,在另一座荒废已久的土楼里,建起了一座12米的木塔。改造完成后,不仅村民和孩子们爱在这两座土楼里休息、玩耍,还有外地的商人特意跑来参观,建议投资把土楼变为民宿、酒店。

  未来,他也计划一直待在国内。“中国很特殊,它发展非常迅速,有很多新的想法,但它同时也有很多传统的东西。它将过去与未来连接起来,这是一件好事,未来很有希望。”